革命傳統(tǒng)精神代代相傳永放光芒
——參觀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有感

“5.4”青年節(jié)前夕,我和礦團員青年一起赴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參觀,接受了革命傳統(tǒng)教育,受益匪淺。
一路上,初夏的陽光灑滿了大地,透過車窗戶看到湛藍的天空,綠色的山川,清澈的河水,茂密的莊稼,艷麗的鮮花,忙碌的小蜜蜂不時地從車旁飛過,在山間漫步的人們,無不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無限風光和美景,享受著和平帶來的快樂與安寧。然而此時我的心隨著車輪的轉動早已到了我們將要到達和瞻仰的目的地——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
達到照金后,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走進了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館內光線幽暗,莊嚴肅穆,氣氛凝重。通過看珍貴的圖片、文字和現(xiàn)代多媒體的應用以及瞻仰先烈們留下的粗糙的大刀、長矛,簡陋的步槍、手雷,破舊的衣服、草鞋等各種實物,聽取講解員的介紹,對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和壯大的過程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對我和每一位參觀者來說,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震撼。
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參觀結束后,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隨后我們又瞻仰了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jù)地英雄紀念碑。我們緩慢的沿著花崗巖鋪設的臺階向紀念碑走去。紀念碑依山而建,莊嚴肅穆,俊秀挺拔,屹立于山頂。舉目遠望,紀念碑上鐫刻著金色的黨徽和“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的英雄們永垂不朽”十六個大字。紀念碑就像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直插云端,仿佛是革命英烈們在向世人呼號:中華民族歷來是熱愛家鄉(xiāng),愛好和平的民族,一切侵略者和反動派,誰若膽敢再次侵犯我們的美好家園,我們英勇的華夏兒女會堅決不答應并且會奮力的抗爭到底……
臺階兩旁的山體上栽滿了松柏和櫻花樹,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松柏顯得更加翠綠、櫻花開的更加鮮艷。它們像是守護在英烈們身旁的衛(wèi)士,又像是默默的向前來參觀的人們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低沉環(huán)繞的《映山紅》、《閃閃的紅星》等紅色革命歌曲從林中傳來,非常悅耳動聽。前來瞻仰的游客當中沒有嬉戲,沒有喧嘩,非常肅靜。有靠家人攙扶的長者,有神情凝重的青年,有才剛剛起步的孩童。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生活在和平當下的人們,時刻不應忘記中華民族近代史所發(fā)生的那一幕幕洗之不掉,揮之不去的那一段段屈辱;不應忘記那些為拯救中華民族之危亡而義無反顧,廝殺疆場,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犧牲的千千萬萬的英烈們;我們更不應忘記,我們今天安寧幸福的生活實屬來之不易,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讓我們的下一代去了解和銘記我們家國曾經(jīng)的恥辱。只有牢記歷史,不忘過去,我們才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能就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去告慰那些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獻出生命的英烈們。
烈士遠行,精神永存。通過參觀和瞻仰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以及對照當前公司組織開展的“三嚴三實”教育活動,使我對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進行了審視,觸動了靈魂,明確了方向,產(chǎn)生了共鳴,感受到了當代的我們繼承和發(fā)揚“五四”愛國主義精神,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精神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更加感受到了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要擔負起應有的愛國責任之重大。
(作者系鴨口公司單位副書記)
責任編輯:周彥榮 編輯:郝 龍